【求是·常工业】旅游与康养学院开展“求是”讲堂系列活动

作者:许媛发布时间:2025-04-17浏览次数:23责任编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旅游与康养学院以“一站式”学生社区为载体,以思想领航、精神铸魂为目的,开展了多层次、多维度的两会精神宣讲活动。

立桅扬帆,以思想之光指引青春航向。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郭媛在面向学生骨干的专题宣讲会上,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要求,为百余名学生会成员擘画成长坐标。她指出,“学生会不是‘学生官’,而是服务同学的‘贴心人’。”她强调学生会应成为“思想引领的先锋队”与“实践创新的排头兵”,并寄语旅康学子在校园文化、志愿服务中勇担重任,铸牢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效能。

铸魂培根,以精神谱系淬炼青春底色。辅导员团队深耕红色沃土,以精神谱系构建育人图谱。谭家皓带领学生重温中共一大历史,重温1921年嘉兴南湖红船上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深刻领会“红船精神”的内涵。杨天予组织学生围绕雷锋同志生平,回顾了一系列真实鲜活的具体案例与感人至深的事迹,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雷锋精神的核心要义与丰富内涵进行了全面阐释。同学们纷纷表示“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持续践行雷锋精神,展现青春力量。

躬身力行,以担当之志书写青春答卷。邱博雅带领学生回顾优秀毕业生们以“语”为桥、以“行”为舟,扎根凉山彝族自治州助力乡村振兴的动人画卷,并结合西部计划和乡村振兴政策,引导青年学子在西部热土与乡野阡陌间书写无悔青春,在祖国大地上书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数字赋能,以创新之火锻造青春本领。面对“数字中国”战略蓝图,以及“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的重要指示。许媛、杜嘉豪等人结合当下人工智能渗透高校现状,从课程作业、自主学习、专业创新和数据陷阱等方面着手,提醒学生在提升数字素养和批判思维的同时,也保持独立思考,减轻对人工智能的依赖,培养自主探究和综合抉择的勇气与担当,发展社会性情感和创造性思维,真正实现数智反哺。

凝心聚力,以法治之基筑牢青春信念。针对新时代民族宗教工作的新要求,杜嘉豪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教育。他系统阐释了《宪法》第三十六条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通过分析《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学校进行宗教活动等条款,强调青年学子要自觉抵制校园传教行为用法治思维看待民族宗教问题,做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让青春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绽放光彩!

旅游与康养学院将持续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魂,以“一站式”社区为脉,培育有信仰、有本领、有担当的旅康新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写下属于旅康人的奋进注脚。